关于做好学校“红眼病”防控工作的通知
南 昌 航 空 大 学 文 件
校医字[2010]122号
各单位(部门):
近日,在全国范围内出现较多急性出血性结膜炎(“红眼病”)病例,开学以来,病例数呈现上升趋势。此次“红眼病”具有传播迅速,发病突然,传染性强,流行广泛的特点。根据南昌市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,为有效防止我校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暴发流行,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,现对学校“红眼病”防控工作提出以下要求:
一、加强组织领导,健全工作制度
各学院、各单位要重视“红眼病”防控工作,完善本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。健全工作制度,各单位(部门)正职领导为第一责任人,安排人员作为传染病报告责任人,及时与学校医院联系。
二、重视晨检工作,早发现早处理
在当前“红眼病”流行期间,切实落实晨检工作制度,校车、校门口和教室都要安排人员开展晨检,关注眼部有无异常和不适。学生因病缺课,学校员工因病缺勤都要及时追查病因。此外,学校要健全巡查制度,随时掌握学生和教职员工在校期间的健康状况,一旦发现眼睛红肿、结膜充血、畏光、流泪、分泌物多等症状者,要劝其及时就医治疗。
三、规范病人管理,控制疫情扩散
学校发现患“红眼病”症状的师生员工,应立即隔离治疗,家近的患者建议居家隔离治疗。“红眼病”病人隔离治疗期一般为7-10天,隔离期满、眼部症状完全消失24小时后方可返校复课上班。居家隔离期间,督促加强个人卫生,避免家庭成员感染,安心隔离治疗。
四、做好预防消毒,切断传播途径
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及水传播是“红眼病”主要的传播方式。学校“红眼病”主要通过接触污染的手传播。师生经常接触的桌面、门把手、楼梯扶手、水龙头等物体表面,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擦试消毒,在学校食堂、厕所等区域要设置一定数量的洗手设备,配备洗手液或药皂,并定期进行清洁、消毒。
五、开展预防宣教,提高防护能力;采取防控措施,防止疫情暴发
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,因此,预防红眼病也和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,必须抓住消灭传染源、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身体抵抗力3个环节。
加强个人卫生是“红眼病”防控的关键措施。通过健康教育课、宣传栏、板报、画廊、主题班会等形式,在校园内开展“红眼病”防治知识宣教,不断强化相关知识,使学生养成勤用流动水洗手、不用“脏手”揉眼的卫生习惯,在“红眼病”高发期间避免到公共浴室、游泳池等公共场所活动。
教室和活动场所要加强定期开窗通风,搞好环境卫生。教室课桌椅、食堂餐桌、门把手、楼梯扶手等学生容易接触的物体表面和玩具、毛巾、水杯等物品是接触传染的媒介。督促学生要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,勤剪指甲等。
对教室、图书馆等场所进行日常消毒工作,尤其是电子阅览室、公共机房等场所至少每天消毒2次,并做好相关记录。
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一日
主题词:预防保健 红眼病 防控 通知
南昌航空大学党政办公室 2010年9月21日印发
共印4份